□记者唐卫平徐睿李张念实习生胡晨
盛夏时节,驱车穿行在澧县城头山镇詹家岗村,一幅“乡村振兴”水稻彩绘镶嵌在绿色田野中。平整的柏油路面,整齐的绿化草皮树木,红灯点缀的路灯灯杆,家家户户亮丽的庭院,大门口精致的木质楹联,无不显示出它的大气。
西接城头山古城遗址,东邻余家牌坊,旅游专线横跨村境,是两大旅游热点乡村风情联接纽带。面对这一个个关键词,怎样才能让它们产生化学反应,实现生活小康、环境改善、乡风文明的多赢?
年度“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村”、年度“常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年度“全国乡村治理村示范村”,詹家岗村近年来获得的一系列荣誉格外引人注目,为我们展示出一张“致富花”“文明花”交相辉映的逐梦小康漂亮答卷。
扶贫造血家门口能就业
纯白的玫瑰、鲜艳的橄榄枝、碧绿的尤加利叶……在詹家岗村仿真花加工厂,惟妙惟肖的手工花让人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于姹紫嫣红的室内植物园。
“这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扶贫车间”,詹家岗村党总支书记滕自文告诉记者,该仿真花加工厂自年11月投入运营,所制作的仿真花工艺品远销海内外,年产值达到万元以上。目前,车间提供了12个固定就业岗位,优先聘用了6个贫困户,每人每月收入达至元。
詹家岗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人,为了解决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经过多次外出调研,最终选定了技术要求低、占用土地少、时间灵活性强的仿真花加工项目,并与临澧县一家仿真花加工厂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仿真花加工厂内,工人正在裁剪花叶。
家住该村16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胡继珍去年初来工厂工作,专门负责质检、收货、发货,一年的工资收入比先前在镇上幼儿园工作时多了五六千元。“能在家门口就业是最好的,方便我照顾80多岁的婆婆和7岁的小儿子。”胡继珍笑着说道,“而且现在收入也增加了不少,等女儿大学毕业,我们一家人的日子就更有盼头了。”
除了聘用像胡继珍这样的长期员工,该项目还提供了多个临时就业岗位,已经带动周边6个村的村民开始加入仿真花加工。有意者只需要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就业培训后,就可领取半成品回家进行手工制作,每月可增收至元不等。一朵朵绽放在指尖的手工花,让贫困户有了收入,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赚零用钱。
胡继珍展示仿真花产品。
有了开办仿真花加工厂的成功经验,詹家岗村的第二个扶贫车间——富民纺织线厂,于今年年初正式挂牌成立了。与其他扶贫车间不同,这个扶贫车间是本县企业生产车间的下沉。由澧县广帛线业半价提供十四台生产机器,通过村里宣传招工。工人与总厂职工同酬,生产出的产品全部销售给总厂。
走进车间,机器轰鸣、线坨飞转,工人们的双手跟随节奏不停“舞动”……目前,该车间已吸纳了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家住该村14组的蔡碧霞就是其中一个。由于要照顾生病的孩子,她一直无法出远门务工挣钱,只能在家附近找些活干。“收入是计件制,刚开始手脚不是蛮熟练大概能挣一千多块钱,往后熟练了一个人看三台机子就可以挣到两三千块钱。关键是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孩子。”对现在这份工作,蔡碧霞打心眼里满意。
富民纺织线厂车间内忙碌的工人。
据悉,富民纺织线厂完全运行后可吸纳贫困劳动力15人,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村级集体经济收益5万元。如今,詹家岗村形成了以仿真花厂为主、富民线厂为辅的双扶贫车间模式,已带动70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齐心协力扮靓美丽乡村
战胜贫困只是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第一步,如何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成为了詹家岗村下一个急切要解决的问题。
在村民戴群华的印象中,原来村里大家都是就近在路边倾倒垃圾,厨房的污水流进阴沟中,很多人家的院子里还堆放着杂七杂八的废旧品,很多院落田园无人打理,房屋外墙老旧,一到夏天,恶臭连连,蚊虫满天飞。“现在环境变化真是翻天覆地了。”面对记者的来访,她打开了话匣子,“如今秸秆不烧了,田间地头没有垃圾了,家家户户有垃圾桶,还搞门前三包、卫生评比,村民的卫生意识提高了,我感觉村里的环境比城里的小区还要好。”
詹家岗村被评为了“美丽乡村示范村”。
在詹家岗村,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村民们的美丽庭院。“谁家庭院收拾得整洁,就会得到表扬,全村人都会向他家学习。”在村民黄林生家,各色花卉把这个农家小院里外装点得五彩斑斓,生机勃勃。自从村里号召每家每户争创“最美庭院”以来,村容美了,心情也舒畅了。村里将环境卫生整治写进村规民约,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评比。
詹家岗村卫生评比表彰大会现场。图片由詹家岗村提供
“有小游园,有树有花,党的政策好,村民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滕自文说,“村民得了益处,大家都自觉爱护环境。这两年,坑洼道路修好了,路灯装上了,道路两侧新栽了树木,每年还定期修剪,每月都组织大家开展大扫除活动。”
下一步,村里将以乡村旅游产业与特色水稻产业为突破口,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通过一系列举措将詹家岗村打造为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乡村,建设宜居村庄,打造旅游名村。
文化惠民丰富精神家园
鼓点铿锵,唱曲悠扬,引来一片掌声和叫好声……
每周三上午10点,在詹家岗村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一场澧州大鼓表演准时启幕,总是能吸引方圆百里的老人们前来观看。“说书艺人都是村里请来的,咱们来听书不收钱,还免费提供茶水。”作为一名“鼓书迷”,72岁的马时安对活动连连点赞。
詹家岗村的儿童活动中心。
青壮年陆续外出打工经商,村里留下很多空巢老人。老人家的孤独,村干部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滕自文告诉记者,现在物质条件提升了,更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