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河北掌故鲍叔牙的交友之道燕赵都市报

汉语中有两个成语,一是“管鲍之交”,比喻知心朋友相互了解,友谊深厚。另一个成语叫“管鲍分金”,同样也指情谊深厚,相知相悉。这两个成语中的“管”“鲍”分别是指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又名管夷吾,?—公元前年)和齐国大夫鲍叔牙。鲍叔牙的交友之道所凝聚的“管鲍之谊”,两千多年来流传不息,广为称道。可以这样说: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八拜之交”,管鲍可称为“八拜之交”中的佼佼者。

鲍叔牙是何方人氏,许多史书上语焉不详。据《蠡县志》(年,中华书局出版)云,相传,春秋时期鲍叔牙出生于今河北省蠡县鲍墟乡鲍墟村,故这里曾有“鲍叔故里”之称。后因连年战乱,此村成为一片废墟,及至明初又建村,故称“鲍墟”,此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因这个村较大,年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村。这个村与笔者老家是邻村,仅距4公里之遥,童年时就常听村里老先生们讲述鲍叔牙的故事。

及至笔者求学后,也曾查阅过典籍,《列子·力命》中说:“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史记·管晏列传》中的记载,更具体,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这样的——

管仲年轻时常与鲍叔牙交游,鲍叔牙知道管仲这个人很贤能。当时,管仲因为贫困,曾经欺骗过鲍叔牙,但鲍却一直友好地对待他,从不提过去的事。后来,鲍叔牙辅佐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到了小白即位成齐桓公,公子纠却死了,管仲被囚禁,鲍叔牙反而推荐管仲当了上卿,自此管仲助力齐桓公称霸立有大功。

对此,管仲曾感慨道:“当初我贫困时,曾与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多得,鲍叔不认为我为贪财,因为他知我贫困。我曾经替鲍叔谋事,反而使他更加艰难,鲍叔不认为我为愚蠢,因为他知道时机有利也有不利的时候。我曾几次做官几次却被君王罢免,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没有遇上时机。我曾几次打仗几次败走,鲍叔不认为我胆怯,因他知我有个老母亲需要我奉养。公子纠失败后,召忽为此自杀,我被囚禁受辱,鲍叔不认为我无耻,因为他知我不会因为小节而感到羞辱,而是以功名不能扬天下为可耻。生育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子啊!”

齐桓公登基后,本来是准备任鲍叔牙为上卿,但他却不受而推荐了管仲。这样,自己反而听从管仲指挥。此后,不仅鲍叔牙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子孙世世代代也在齐国享受俸禄,封邑者经过了十几代。历史是公正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天下人往往不去称道管仲的才能,而却称道鲍叔牙能知人善任。唐代大诗人杜甫《贫交行》诗中就反思道:“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管仲被推荐为上卿后,执政40余载,富国强兵,颇有作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这是他的千古名言。

鲍叔牙的交友之道,代代传扬,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新时代也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王德彰/文刊于《燕赵都市报》年11月18日10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