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与西施余生和西施相忘于江湖

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www.bdfyy999.com/m/

说起范蠡,人们都非常熟悉。陶朱公、商圣、文财神、道商鼻祖……等等一众的尊称,都能看到后世之人对范蠡的敬仰。

虽然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起于微末,但随手一计,就颠覆了如日中天的吴国,帮助勾践重登王位。功成身就后位极人臣,本应衣锦还乡享受人生之时,却看透世事,突然挂印封金,飘然而去。寄情山野之时,仍旧放不下世间疾苦,“十九年中,三致千金”,给世间商贾留下了无尽的财富传说,被后世尊为”商圣“、”文财神“!

范蠡为人所知的,不是他聪慧至妖的才华,也不是他家财千万的富贵。而是与西施纠缠千年的未解之谜。

春秋末期那个著名的美人计就是范蠡亲手设计的。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家住越国萝村,自幼随母亲江边浣纱,故又称浣纱女。

西施豆蔻年华,生于小村之中,整日无忧无虑的跟着母亲在江边浣纱。如果她生的不是那么美,如果那天下午她没有在溪边浣纱,也许她的一生,就会简简单单的度过,不会被后人知晓。可世上没有如果,谁也不知道,那次的一次相遇,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甚至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命运。

春秋末年的那个午后,越国萝村那个生得颇有些姿色的浣纱女随后的一次捶打,荡起来溪中的水纹,也荡起了国家的运命转折!

那个午后,阳光很好,这种天气很能让人的心情变得愉悦,至少溪边的那群浣纱女是这样,嘻闹间响起无忧无虑银铃般的笑声。可范蠡是个例外,他的心情很不好。这时候的范蠡,见到了沦为阶下囚的越王勾践,痛心疾首间,为越王、为越国、为越国百姓的复国梦想,定下了基调,说出了那个至今仍旧无人抵抗的计策——美人计!

可美人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美!美到你明知这是阴谋是陷阱,仍无法抗拒的要跳下去。范蠡此时就在为这件事忧心,他还没有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美人”。为此,范蠡奉命巡行全国甄选美女,可仍旧没找到。

也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范蠡来到了萝村,正在烦心之时,突然听到溪边一阵少女的笑声,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不自觉的,范蠡的脚步朝着前方走去。

之前说过了,这是一个午后,阳光很好的午后。范蠡第一次见到西施的时候,午后正好的阳光不均匀的洒在西施的脸上,映着浣纱溅起的水珠,在闪闪发光。

就是这一瞬间,范蠡知道自己的计策可以实行了,他找到了自己的“美人”。可也就是这一瞬间,范蠡有些动摇了,他突然感觉,自己不想去继续这个计划。

范蠡当时的心情,我们再也无法知晓。只是通过史书记载,才能看到胜利者希望我们看到的。

西施到吴国以后,吴王夫差果然非常喜爱西施,大兴土木为她兴建宫殿,日夜与西施游山玩水,荒废了朝政。

公元前47年,三千越甲吞吴,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范蠡也终于重新迎回了自己心目中的白月光。

可是,功成身就,就真的在一起吗?古代的“网络暴力”丝毫不比现在差。作为一个弱女子,特别是让一个实力强大的王国土崩瓦解,让一个雄心壮志的王侯沉溺女色丢了江山的红颜祸水,不管是范蠡多么想保住西施,也不管西施为复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世人都看不到。他们只知道“红颜祸水”,只知道“祸国殃民”………

甚至根据野史记载:“西施之沉,其美也”!这是说西施因为长得过于美丽而遭到了杀身之祸。传说吴国灭亡后,西施归越,越王勾践的王后派人将西施绑上石头沉入江底,西施就此身亡。

所以民间传说沿海江边有一种文蜊叫作“西施舌”,它酷似人舌,人们都说它就是西施的舌头。

但幸运的是,也有人说,范蠡辞官挂印,隐于山野,是因为看出了勾践其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可为什么不能是,范蠡为了和西施在一起,为了好好保护西施,为了弥补之前的过错,不爱江山爱美人,舍弃了权力和富贵呢?

具体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现在仍旧不可探寻但我们知道,他毅然挂印辞官,离开越国,带着西施泛舟于五湖,隐居在五湖。

对此,《越绝书》记载如下,“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