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镇的“花样”文章
春暖花开,又到一年赏花季。受疫情影响,虽然不少赏花地变得有些冷清,但新老园区花样迭出,唱出了不一样的赏花经济。
每年五月,玫瑰镇3万亩玫瑰花都会如期绽放,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疫情影响下,省内近郊游、城市周边游、乡村生态游、短线自驾游成为旅游热点。中国玫瑰之都平阴县,积极融入省会半小时经济圈,盘活美丽资源,唱活赏花经济,实现了品牌增值、产业升级、农民增收。
“花田的可重复性、可复制性大,游客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简单粗放的赏花经济,已难以支撑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心理期待。”玫瑰镇是平阴玫瑰主产区,3月21日,该镇玫瑰花乡田园综合体负责人李柱斌在接受大众报业·农村大众报记者采访时说。
研学游体验季,学生们现场手工制作玫瑰鲜花饼。
“在消费升级浪潮下,旅游消费也在升级,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已经过时,旅游需求也要从‘打卡签到式’向‘深度体验式’转变。”玫瑰镇人大主席付娟介绍,“赏花经济”要“花开常艳”,必须做好“花样”文章,满足疫情形势下市民的多样化需求。为此,镇上通过开办乡村民俗体验季、玫瑰鲜花饼制作、艺术插花沙龙等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互动感、融入感。
“文旅融合,效果确实好。去年,我们田园综合体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达到了60万人次。”李柱斌说。
在庄科村组织开展的“花染玫瑰岁月相约美丽乡村”花艺沙龙活动。
“让“赏花游”变成一种“美学体验”。今年‘三八’妇女节,我们镇开展制作玫瑰鲜花饼,丰富女性文化生活的活动还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呢!”玫瑰镇宣传办主任于娇娇说。
春节期间,玫瑰镇举办“乡村民俗体验季,欢欢喜喜过大年”传统年俗活动,开办“剪纸交流展”。
“年,我们平阴玫瑰增选为济南市市花,实现了从县级品牌向市级名片的美丽蝶变,从带动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向代表城市形象的华丽转身。”玫瑰镇党委书记杨欣说,镇上紧抓这一契机,通过“荷和玫美”双市花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全域乡村振兴新标杆、文旅康养之城目的地、黄河国家战略示范区。通过“连路、串水、开花、靓村、兴业”,玫瑰镇将玫瑰花田与“玉带玫香”省级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和9个样板村串联,构建起玉带河农旅休闲乡村旅游路线。木版年画、剪纸、玫瑰宴、赶年集、曲艺展演、研学游......乡村旅游集聚片区的打造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体验了乡村民俗文化的魅力。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唤醒了乡村沉睡的资源,激活了乡村带头人的创业创新热情。“村里的发展一年比一年好,我也回村开了个农家乐。生意很好,尤其是周末,来旅游的人不少,饭点都得排队。”玫瑰镇庄科村农家乐业主陈剑军说。赏花节连办9年,小村千亩花海有了名气春分到,百花俏。平阴县东阿镇贾庄村连带周边几个村庄,千亩杏花竞相开放,粉白无暇,令人望而心动。
千亩杏林,花开正好。
“以往每到这个季节,我们都会举办杏花节,目前已经办了9届。今年,为了疫情防控,我们没办杏花节,但是通过直播、新媒体、小视频等方式,大伙照样可以欣赏美丽的杏花。”贾庄村党支部书记贾光伟说,“通过这几年的节会宣传,咱贾庄村的杏花节早就名声在外,连带当地的土特产也跟着出了名。”
贾庄村有杏树亩,连上周边村,有千余亩。去年,除了举办杏花节,5月杏成熟时,村里还举办了金太阳杏采摘节。香甜的杏,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贾庄村漫山杏花在静静开放。
“目前,杏树都归村民个人管理。今年我们计划逐步收归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统一管理。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统一生产标准,提高杏的品质,另一方面,也可让大家腾出手搞旅游。”3月21日,贾光伟说。
这几年办杏花节、办采摘节,村里没卖过门票,主要还是想依靠这些节会,把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宣传出去。
贾庄村娇美的杏花。
贾庄村妇女主任殷和敏介绍,当地的韭菜饼、丸子汤,杏花酒、烧鸡、烧饼、豆腐、豆腐皮、山鸡蛋、核桃、手工制品都很有特色。每年杏花节期间,每天的人流量都在人左右,能销不少农特产品。
“虽然今年不办杏花节,可这几天还是有人过来看花游玩。”贾庄村村委委员王柏亮介绍,“我们在进村的两个主要路口设置了测温点,村‘两委’干部、党员分三个小组,由党员、第一书记带队全天轮岗值守,确保不漏一人,把疫情防控工作做扎实。盼着疫情早点过去,等到杏熟的时候,大家伙都能过来摘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