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www.bdfyy999.com/
年,北京西环边上的一个小院子里,吕正操的家人们正在盘算着怎么为他过明年岁的生日。
这个时候的吕正操将军听力已经十分低下,家人们只好在黑板上写下大字询问他,他望着黑板上的字淡然处之,平静地写道:不声张。
那年10月13日,吕正操将军终究没来及得过上最后一个生日就逝世了,享年岁。
他的谢幕,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10元帅、10大将和57上将全部成为了历史人物,宣告了那段峥嵘的血与英雄时代结束。
与千古功臣相交莫逆
吕正操出生于年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原名吕正超。他的家境十贫寒,长辈却是有远见的,坚信读书识字能改变穷少年的命运,省吃俭用将吕正操送到了学堂去念书。
然而读小学只读了4年左右,吕家再也支撑不了他的学费,无奈之下吕正操只好回家放牛种地。
为了贴补家用,吕正操14岁时便去了剿丝厂当学徒工,正是苦寒养就其坚韧性格。日俄战争后,日军占领了南满铁路,对辽宁省父老乡亲进行了残酷的剥削。
吕正操家里的菜地就在南满铁路边上了,自小就见识了日军的无数暴行,心中积攒下了无尽的怨恨,只求有朝一日杀敌报国。
为表明志向,他还主动将自己名字里的“超”字改为“操”,意为操练好本事之后打鬼子。年,正值东北军招募新兵,吕正操便带着满腔热血前去报名。
凭着一手漂亮的正楷字,吕正操展现了他短短学年里的学有所成,得以加入张学良的东北军卫队旅,他和张学良的革命友谊就此拉开帷幕。
在张学良的身边不久,吕正操灵活的头脑就被发掘起来,张学良慧眼识才,在他刚参军第二年冬天便将其安排去了东北讲武堂深造。年,吕正操一毕业,张学良便将其提携至其身边做少校副官、秘书。
直到年这11年间吕正操都一直在张学良身边任职。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张学良为保存实力,命东北军撤回关内。吕正操看着失地上连绵的战火恨不能亲自率着队伍杀敌去。
当东北爆发了江桥抗战、双城阻击战等著名的义勇军抗日战役后,更是撬动着吕正操的心弦。他在梦里都是铁马冰河,不断思虑着克敌制胜的妙招。“打回老家去,收复失地!”是吕正操午夜梦中的怒吼。
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邀请了中共的代表与国民党的代表,前往西安一同商讨如何处置蒋介石,意图使国共联合抗日。吕正操当时亦参与其中,他负责在张公馆做内勤,接待前来共商国的是中共代表。
张学良这不是吕正操第一次与中共之人的接触,但以往从来没有一个机会能让他如此深入了解共产党。他凭着这次机会同与会的中共代表罗瑞卿、徐建国等有了多次深入的交谈,还同周恩来有过交流,对共产主义起了向往。
年12月25日,张学良要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当时有着有宋子文、宋美龄和端纳作保,想来蒋介石是不会突然翻脸不认人。张学良却一反常态的穿起了平时极少穿的戎装,吕正操心有所感,浓浓的不安涌上心头。
多年共事,情感自是不一般,吕正操和其余张学良部下都想要劝这位“少帅”不要去。张学良却洒然一笑,侠义之气盎然的说道:“好汉做事好汉当!另,此行不一定生事,三天当归。”
吕正操凝视了张学良许久,知张学良心意已决,也不扭捏,直截了当的说道:“我等你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你回不来,我就回河北组建抗日自卫队!”
后来张学良被蒋介石扣了下来,两人时隔多年,一直未能在国土上相见。吕正操自此是彻底厌恶了蒋介石。后来蒋介石为了削弱张学良部队的势力,将“东北军”打散,重新编制,吕正操编入国民党地53军任团长。
发展抗日根据地有功,获毛泽东夸赞
吕正操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痛痛快快的在战场上杀敌打鬼子,可以在东北军跟随在张学良身边一直鲜少有机会同日军正面交锋。张学良被扣押以后,他想脱离国民党的心情越演越烈。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日军侵华的步伐全面展开,他的抗日之心再也无法压制。在日军的轰击之下,国民党部队屡战屡败,蒋介石下达了命令,要求驻军往南撤退,弃守。
吕正操正想着抗日呢,哪能往后逃。彼时的他已于5月份秘密加入了共产党,正想着发展敌后抗日武装力量。幸而吕正操了解自己的部队,都是英勇之辈,他便立即召开了全团会议,商讨去留。
“国民党不抗日,跟着他们做什么?我们要坚持抗日,打回东北老家去。”队伍里群情激奋,吕正操正好趁热打铁的说道:“根据全团将士意见,我们脱离国民党,北上抗日!”
那年10月14日,吕正操率领着部队正式脱离了国民党,改称为“人民自卫军”。
那个夜晚是吕正操永生难忘的一晚,他给自己的人生做出了一个永不后悔的决定!不久后,吕正操的部队就被编入了晋察冀军区,他担任冀中军区司令、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行政公署主任。
身先士卒抗击日寇
吕正操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打鬼子了,他再也不用受到蒋介石政策的掣肘了。吕正操率领着人民自卫队在攻克高阳县城、击毙土匪头子以后,迅速吸纳了一批抗日情绪高昂的爱国人士,部队扩充至多人。
在吕正操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后,同日伪军进行了不下百余次的作战,击毙日寇无数。为了继续发展抗日武装势力,吕正操加快步伐,大力建设抗日根据地,成立冀中抗战学院,年的时候军区部队高达10万余人。
这支在当时共产党率领下已算庞大的部队给日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此,毛泽东还曾亲自夸赞吕正操:“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势头也引起了日军强烈的恐慌,日军开始对抗日根据地不断的发动合围扫荡。吕正操面对这种危局依旧从容不迫,他深知敌后武装抗日的精髓,发展出了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术。
蠡县、无极、定县、新乐等县开展的两种战术是最早的,收效也最显著。地雷在这些地方犹如夺命的死神镰刀,轰轰烈烈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冀中军区的军民们发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让日军的探雷工事如哑了一般。
日军视这种“土八路的爆炸物”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次遭受到惨烈的打击。为了摧毁掉冀中抗日根据地,年5月开始日军召集5万兵马及数万伪军,配备3个中队的飞机和数十辆坦克,发动大扫荡。
生死存亡之际,吕正操身先士卒,视死如归,同部队一起进行了两百多次的战斗。冀中根据地的战场是一块大平原,无险可守。吕正操就指挥部队,灵活运用多种新战法粉碎敌人的围剿和扫荡。
他在冀中军区进行酣畅淋漓的抗日之旅,后来去晋绥军做司令,直到抗战结束,成功地打回到东北老家去。
部下是日后开国大将,吕正操主动让位
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吕正操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西满军区司令员。当时日军陆陆续续退离中国的土地,但仍然有不少的日军部队滞留在中国作乱,同时东北匪患仍旧猖獗,吕正操的西满军区便负责肃清。
同年,黄克诚率领新四军第三师来到了东北与西满军区合并。合并后的西满军区中,吕正操任军区司令,黄克诚任副司令。在同黄克诚的协作过程中,吕正操发现这名副司令的才能果然非同凡响,遇上难缠的匪患问题,没过多久心中就有了决断。
黄克诚的履历吕正操是知晓的,年加入共产党,是老革命了。原本吕正操担心这位老党员此前做的都是政委的工作,打仗这块恐有失,没想到用兵和政治教育一样了得,有些地方甚至比自己还强。
黄克诚这让吕正操觉得两人待在一块有些许浪费,黄克诚单凭才能的出众就不适合做他的副司令,理应做正职位才是。于是吕正操当即向东北局发函申请调度,将自己调离了西满军区。
党接受了吕正操的申请,将之调回到总部去,但仍然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年,东北铁路管理总局成立,吕正操担任局长兼政委。
年,吕正操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肯定了其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做出的杰出贡献。而黄克诚则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在大将中位列第三,可见当时吕正操的眼光,他的让位也更加令人敬佩。
人生三大事
吕正操与铁路的不解之缘,源于家里菜地边上的南满铁路。虽然日军的暴行给人民带来无数的损失,但是吕正操也是看到了日本对铁路管理之道,心里悄悄埋下了修铁路的种子。
在他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时,主管后勤工作。为了保障军备补给运输,他首先要解决铁路修复问题。
年至年间,他总共修复的东北解放区铁路的通车里程达到公里左右,后来到铁路局任局长也就顺理成章了。
为了做好这件事情,吕正操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将铁路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要将铁路管理做到科学化、正规化。他写的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