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邢嘉航)蠡县把跨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年蠡县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因村制宜、因村施策、长效治理,“一村一策”大抓落实。84个村先试先干,开建运行,新增10万元以上村41个,目前,10万元以上村总数达89个,占比近40%,村级集体经济取得“首季开门红”,为圆满完成“集体经济10万以上村达到80%以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潜心“寻路”,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成立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县级干部包联进村,31个县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一是顶层谋划“拉菜单”。先后召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调度会、座谈会、推进会等7次,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对接基层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支持配套政策,引导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发展集聚、向基层下沉,制作了“”集体增收“菜单”(4大类型,7个增收途径,22条具体方法),供各村挑选借鉴。二是精准施策“接地气”。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开展“地毯式”摸底调查行动,摸排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对个村“逐一过筛子”,查找问题,找准症结,深入分析,找出符合村情发展的突破口。三是谋定后动“建试点”。坚持“先易后难,先行先试,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按照“”“菜单”,集中精力确定84个试点村,推行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让试点村率先发展、示范带动,同步展开非试点行政村发展方向研究规划,合理把握不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节奏、力度和时限。
精准“选路”,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聚焦蠡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发展水平低、实力弱、速度慢、群众参与率低的实际问题,县委组织部从农业农村局、水利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等单位选派26名业务骨干组成发展顾问服务团进村服务,为每个乡镇配备2名发展顾问,开展三项行动,为各村精准选路,快速释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一是激发改革发展动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拥有集体土地的村,开展“一查三清”和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行动,以村为单位,对未按规定程序发包、租赁,发包、租赁期限过长,费用过低、显失公平等不规范经济合同,分类进行清理和处理。二是激活闲置资产增收潜能。开展农村闲置资产全面清查行动,全面清查农村集体旧的老办公用房、学校、厂房、仓库等房产、集体建设用地、农户废弃宅基地、以及坑塘、水面等资产,分类建档,规划使用,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和收益率。三是创新人才引领动能。开展“春苗行动”,用足用活“人才十条”政策,招引外出成功人士、加大从致富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返乡创业,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融合,努力实现资源变资本、产品变商品、人力变人才。北郭丹镇武家营村回引麻山药露生产线重新落地蠡县。
清晰“定路”,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全县13个乡镇个行政村全部制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和“一村一策”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县级再次统筹,创新机制,跨区域划定发展“主轴”,为集体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翅膀”。一是建立村村抱团机制。制定《蠡县麻山药产业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推动建设蠡县大曲堤镇麻山药仓储及电商销售服务中心(大百尺镇仓储分中心、北郭丹镇麻山药仓储分中心),强化上下游产业协作,在大曲堤镇、北郭丹镇、大百尺镇25个村构建集种子培育、农资供应、技术服务、收储加工、电商销售于一体的麻山药产业发展基地。二是建立村社融合机制。在有流转意愿的村,鼓励村党组织领办代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林堡乡林堡村、西营村、孙庄村、杨马庄村、东营村党支部积极领办代办专业合作社先期流转土地余亩,种植金银花、小麦、玉米等作物,同时,确定流转意向亩左右,待夏粮收货后,进行耕种,共计流转余亩,预计年收入余万。三是建立村企合作机制。着力开展电商进农村工作,万安镇积极探索与本土千寻电商合作,畅通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搭上“电商引擎”。探索与中化集团以及专业种植合作社合作,加大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力度,村党组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开展信息沟通、合同备案、委托流转、用途监督等管理服务,收取适当管理服务费。辛兴镇赵锻庄村依托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0余亩,仅管理服务费一项年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留史镇、蠡吾镇多个村与惠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目前已确定合作意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