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是海阳的大姓,发城郭城朱吴三个镇分

白癜风学术高峰论坛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9682943.html
姜姓是胶东半岛有名的土著姓氏,分布较广,很多县市区的姜姓规模都比较大,海阳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在海阳境内,几乎所有的乡镇都能见到姜姓人,不过就区域来说,相对集中于北部,也就是所谓的“老北山”地区。在当地民间,有“一半姜”的说法,就是形容姜姓之多。一般而言,“老北山”主要指的是郭城、朱吴、发城、徐家店四个乡镇。其中,除了徐家店镇姜姓相对较少之外,发城、郭城、朱吴三个镇,都是海阳姜姓的集中分布地。(发城镇北槐树底村)根据海阳地名资料的记载,以上三个镇中,以姜姓为主或者姜姓较多的村庄包括:朱吴镇的北洛、宅夼、上院口、黑崮、北长仙、台子,郭城镇的南山西头、松树夼、黄草场、柳树、港里、姜家、阵胜、晶泉、台城、庙后、下十字夼、山角、后洽河、山前、龙口、窦家疃,发城镇的上上都、黄龙夼、长宇、上山东夼、古家兰、南埠后、北槐树底、姜家涝泊村、姜家山后、东北涝泊。粗略统计,有三十多个村。姜姓非主姓但有分布的村庄包括朱吴镇上孙家、后庄、丁家夼、七寨、崖南头、清泉庄、中石现、虎龙庄,郭城镇的沙旺、后夼、北朱、路南、西沟、西山、官庄,发城镇的夏屋庄、大山东夼、埠前、吉林、现子口。粗略统计在二十个村左右。(五疃姜家主要分布在林寺山和昌水河之间)以上这些村庄,户数多寡不一,大村三四百户,小村一两百户,零星分布的几十户,综合估算下来,三个镇的姜姓人口估计至少有四五千户。如果跟当地人打交道的话,遇到姜姓的概率是相当高的。尤其是赶集的时候,倘若大喊一声“老姜”,集上可能会有很多人回头。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地域人文现象,主要与姜姓的迁徙历史有关。以上这些姜姓村庄,就渊源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支系,一支是北槐树底支系,一支是五疃姜家支系。发城镇周边的姜姓,多源自北槐树底,而郭城镇周边的姜姓,多源自五疃姜家。而朱吴镇的姜姓,两边的支系都有一些。(发城镇上上都村)这两大支系,如果继续追溯的话,都与宁海州峒岭村有渊源。峒岭村现位于乳山市境内,相传为齐康公之后裔,田氏代齐之后,康公迁于海上,后人辗转定居在峒岭村。金元之际,宁海州姜姓族人姜房受封万户,姜姓因此成为宁海望族。元明之际,分支逐渐从宁海州向外迁徙。海阳(当时属莱阳)与宁海州相接壤,因此就有两支分别迁徙至北槐树底和林寺山(民间相传两人为兄弟)。在林寺山和昌水河之间,姜姓先后建立了五个村庄,人称“五疃姜家”。(朱吴镇黑崮村姜姓祠堂)如今,在北槐树底村口,还一块立于清代嘉庆年间的石碑。上面记载了北槐树底姜姓始祖及后人分布情况,称:始祖为姜公朝阳,长子世居槐树底头,次子世居长宇,三子世居芳坞,迁居十余庄等。前几年,北槐树底村的热心人还曾续修过族谱,对各个分支都有提及。(郭城镇姜家村)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三个镇的姜姓村庄虽然多,但多数村庄却没有把姓氏加在村庄名称上,只有姜家村、姜家涝泊、姜家山后是个例外。这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姜姓之多,因为冠以姓氏的村庄命名方式只有那几种,如姜家、姜家夼、姜格庄、姜家沟、姜家庄等等,都以此命名的话,很容易重名。而郭城镇的姜家村,之所以能以“姜家”为名,相传是因为他们这支人在“五疃姜家”一系中的次序较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