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贵阳网

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从年到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夏大地,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战凯歌。

九一八事变当夜日军炸毁铁路的地点

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疯狂的侵略战争,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万以上同胞伤亡,四万万人民被压迫,烽火岁月山河飘摇,苍生蒙难家国难安。

在那场血与火的淬炼中,在那个生与死的战场上,无数战士前赴后继,在国难当头挺起民族的脊梁,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东北抗日联军坚持14年苦斗,冬天零下四五十度战士仍穿单衣,伤员受伤没药,只能用大蒜止疼,家属随时会遭到日伪军报复,朝夕相处的战友都是以代号相称,直到抗战胜利相拥庆祝,才大声告诉战友自己的名字。

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在学校门口立起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不只是口号,而是在风华正茂时就写下的遗嘱,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只有23岁。

真实的地道战比电影残酷得多,孙犁在蠡县抗战烈士塔塔记中写道,一个县长上任不久就牺牲了,另一个接任,不久又牺牲了,第三个再负起这个担子和责任时,有人问他:你不怕吗?

他不怕!他又英勇地牺牲了

这三任抗日县长的牺牲都与地道有关

河北保定冉庄地道战遗址

面对异常残暴的敌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以绝不屈服的意志力克强敌,守卫家园。

北京密云有一位叫邓玉芬的母亲,自己吃粗糠、树叶、野菜,省下鸡蛋粮食给伤员病员吃,她的家就是八路军的休息站,她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在重庆,面对日军战机频繁的轰炸,高悬的红灯笼就是空袭警报系统,悬1个灯笼是宜昌监视哨发现日机,悬2个是万县监视哨发现日机,有时候,老百姓一天要跑两三次警报。警报解除,大家就把房子修修补补,该工作就工作,该读书就读书。

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下联: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面对残暴的侵略者,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从来不曾低下高昂的头。

14年挥洒血泪的不屈抗争,终于迎来侵略者低头的一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74年前的今天,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

那一天,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都用醒目的大字书写着:日本投降!

那一天,人们昂首走在街头,不知该喊什么口号,就只是拼命地欢呼喊叫。

那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战争的结束,为和平止战欢呼。

如今的中国,欣欣向荣、充满希望。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我们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旋律,但地区燃起的硝烟仍未消散,为侵略史翻案的迷思依旧徘徊。

历史不能忘却,正义不容挑战。正如联合国的呼吁:我们有责任见证苦难永远不再重演,受难者的记忆被永久尊重。

74年,硝烟已经散去,但中华民族面对强敌时的万众一心、百折不挠,始终是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历史的回望中,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在胜利的纪念中,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

我们经历苦难,我们铭记历史,我们坚定前行脚步,我们祈愿世界和平。

来源:人民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