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保定建设
凝心聚力打造强基、兴业、善政、惠民数字保定,努力建设全国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去年以来,我市数字化建设驶入发展快车道,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动力十足的“数字引擎”——擘画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数字画卷
年的夏天,保定数字文旅,破圈元宇宙。6月16日,历经余年,堪称记录我国棉花种植加工史珍宝的《御题棉花图》,经过数字化二次创作面向全国发布,这也是我市首款数字文创产品,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数字文化繁荣方面显现潜在价值,也为数字保定建设开辟新赛道、增添新动能。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去年以来,我市围绕数字保定建设持续发力,出台了《数字保定建设“十四五”规划》,成功入选国家数据资产评估试点城市,是全国7个入选城市中唯一地级市。同时,学习借鉴浙江、上海等地经验,以“小切口、大场景”为突破口,扎实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凝心聚力打造强基、兴业、善政、惠民的数字保定,努力建设全国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从规划思路落地为实际行动,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奋发进取,逐步形成具有保定特色的数字化建设路径,为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筑牢数字支撑。顶层设计强力支持
数字保定跑出加速度
到年底,以“小切口、大场景”为突破口,实现数字保定建设重点突破、质量提升,初步建立制度规范体系和治理体系;
到年底,高品质数字生活之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方面形成一批创新亮点;
到年底,建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高品质数字生活之城,打造成为全国标杆型数字城市。
数字保定蓝图绘就,这是保定底气,更是保定担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保定建设,继去年11月出台《数字保定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来,相继发布《保定市支持数据服务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保定市数字保定建设方案》《首席数字官制度实施方案》,举办数据服务产业创新大会、数字保定建设推进大会,成为数字保定建设的强力支撑和引导。
去年8月,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绘就数字保定发展蓝图——围绕打造全国数据服务基地,聚焦数据采集、清洗、加工、标识、评估等前端数据服务,发展数据服务产业。扎实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全力打造强基、兴业、善政、惠民的数字保定。
两个月以后,蓝图进一步细化为行动举措——《数字保定建设“十四五”规划》出台,以推动全面数字化改革发展为一条主线,以机制创新、数据赋能为两大动力,以强支撑、促融合、紧联动为三大攻坚方向,瞄准“强基、兴业、善政、惠民”四大目标,部署“建设新设施、激活新要素、培育新动能、推进新治理、发展新服务、构建新格局”六大重点任务,“”的发展思路支撑起数字保定建设总体架构。
今年3月,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保定市数字保定建设方案》,明确数字保定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路径;5月,设立首席数字官制度,加速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推动数字保定建设走得更深、更广。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数字保定做出了体系化设计、整体化布局,树牢“先一步”的数字理念,跑出“快一步”的数字速度,汲取“强一步”的数字力量,迅速凝聚起全市推进数字保定建设的强大合力。
数字经济动力十足
打造现代产业新生态
“数字保定建设,已经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不得不搞、必须要搞,搞不好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淘汰出局的问题。”在今年数字保定建设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党晓龙一针见血指出数字化转型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5月22日至24日,市长闫继红带领考察组赴杭州临平区、绍兴诸暨市、嘉兴平湖市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市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工业互联网等经验,加快推进我市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领导带头推进,我市聚焦“”总体发展战略,围绕“7+18+N”产业布局,努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激活数字产业化引擎动力,激发产业数字化创新活力,充分释放数据红利。年12月30日,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保定数据服务产业项目集中开园。18家互联网头部企业,既有华为、京东、百度、小米这样的知名品牌,也有国信优易、科大讯飞、新智认知等行业龙头,以“数”为媒,齐聚保定,掀开我市数据服务产业新篇章。我市把数据服务产业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举办数据服务产业创新大会,启动数据资产评估试点城市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上线保定市大数据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打造国家级数据服务产业基地。目前,全市统筹布局数据服务产业,初步形成东西互补、产城融合的空间格局。年,全市数据服务产业形成万人产业规模,预计到年,从业人员将达到5万人,年,力争形成从业人员10万人、产值超亿元的产业,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据服务产业集群。高端技术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政策组合拳确保企业留下来、人才留得住,伴随同光晶体、方方电子、中创燕园、深圳园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园区落地建设,数字经济正在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实施‘电商兴县’战略,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新模式,强力打造特色产业升级版,年,全县物流托运量.31万件,网络零售额达到32亿元。”蠡县县委书记陈伟说。我市大力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打造新样板。年,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04亿元,农产品流通渠道更畅通,村民的钱袋子更鼓了。热线掀起“治理革命”
数字生活提升群众获得感
“热线好记好打,管用能办事儿!”近期,我市热线工作人员经常能听到群众这样的反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去年以来,我市按照“小切口、大民生”的思路,深化热线“接诉即办”改革,建立民生实事热线全口径受理——承办单位全周期办理——纪委监委全过程监督的数字化流程,打造对群众、企业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和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长效机制,打通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夯实“底座”,畅通“接诉”渠道,按照“增用户、优格局、赋智能、严监管、促融合”的思路,在对热线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的基础上,推进民生事项热线“接诉即办”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打造多渠道受理、一平台交办、数字化监督、群众可感知的新系统平台。自1月17日运行以来,新平台覆盖全市各级部门余个,使用用户余个,受理量由最初的每天件次提高到超万件次,实现了项市级和项县级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有力推动了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进程。产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归根结底是要惠及于民,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享受数字时代带来的红利。我市积极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围绕城市数字化治理和城市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加大数字便民惠民力度,开发更多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让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更精准、更科学。“智慧法院”让民众诉讼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智能无感审批”实现办事群众和企业“零跑腿、零时限”,“智慧指挥”系统实现指挥调度“一体化”,“智能信控”系统实现行车引导“高效化”。此外,保定市智慧农业云平台、保定市产业扶贫大数据平台、保定市惠农政策服务平台等应用平台相继建成,一幅幅数字强农、数字治村、数字富民的生动画卷正在古城大地徐徐展开。依据《保定市数字保定建设方案》,我市将打造高效稳定、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开放兼容的大数据平台体系。在政府运行方面,建设“保政办”协同办公服务平台,打破政府办公壁垒,形成纵向一体、横向贯通的高效协同办公体系;在公共服务方面,建设“保定办”城市服务平台,汇聚全市政务服务资源,打造统一的公共服务入口;在城市治理方面,建设“一网统管”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汇集公共安全、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等应用,实现“一屏统览、一网统管”。进一步打通数据瓶颈、激活应用场景、提升服务品质,我市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政务服务等方面深耕发力,让“云购物”“云学习”“云办公”“云旅游”更加便捷,真正通过“大数据”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来源|保定日报,记者:孟丽编辑|丽莉
校对|艾辰
审核|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