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漫忆一本诗集结友谊

白癜风规模化治疗 http://pf.39.net/bdfyy/dbfzl/200715/8041553.html

我自幼爱好读书,上初中后又喜欢上文学写作。年我考入蠡县中学,蠡县中学建在位于皮毛重镇留史北邻的小村缪家营。留史有集市,5日一集,凡赶上既是星期天又是集日的那天,同学们都会结伴到留史赶集。记得年秋日的一天,我们到了集上,有个书摊出售几种图书,其中即有何理的诗集《唱一唱农村》。一看定价“二角四分”,尽管比一天的伙食费还多,还是咬咬牙买下。因为此前在报上见过报道,作者何理读小学时就写了许多诗,年还是兴隆县初二学生时,就出版了这本诗集,他用稿费给家里买了一头驴,还修了房子,年9月出席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年又参加了全国青年创作会议,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一本诗集能产生这么大的效益,带来这么高的荣誉,同学们羡慕不已。

此后,我无论在保定读高中,还是在天津上大学,无论在天津工作,还是年5月随省会从天津搬回保定,一直将《唱一唱农村》带在身边,有时还拿出来读一读。这本诗集很薄,正文仅69页,收入63首诗,不少诗还是4句或6句,但绝大部分写于年和年,是何理正读小学和初一的时候。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一的学生,能用诗的形式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全民普选、宪法的颁布等重大政治事件,歌颂新生活,应该说是了不起的。

年下半年,我已是南开大学中文系四年级的学生,何理这年从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后并入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省文联《河北文学》编辑部。因同在天津,认识了比我大一岁的何理。每次见面,他多是憨厚地笑笑,说话不多。从此我们成了朋友。后来,我们随省会一同到了保定。没承想,《唱一唱农村》在年春天丢失。

巧的是,年10月,省直文艺单位来石家庄办学习班,翌年秋又去干校,我所在单位省戏曲研究室与何理所在单位省文联被编入一个连,我与何理的接触多了起来,并成为好朋友。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个偶然机会,在干校得到一本年出版的《唱一唱农村》,与我原来珍存的那本是一个版本,真是喜出望外!当年的干校,主要是劳动,谁也不谈文艺创作。所以这本《唱一唱农村》我也没有向何理提及,只是默默地保存起来。

如此这般,时隔一年多,《唱一唱农村》我又“接力”珍藏,至今已有60多个春秋。

年夏,我从干校出来工作,听说何理因解决不了夫妻两地分居问题,于年11月回到老家承德,编诗刊《国风》,年出任承德地区(后为市)作协主席,几年后,晋升一级作家职称。这期间,我们一直有书信来往。后来,他出版的长诗《天涯风雪》(年获首届河北文艺振兴奖)、《春的馈赠》(获河北作协创新奖)、散文集《山缘》(获河北作协金牛奖)等,都寄给了我,我也一一珍存着。但我最看重的还是《唱一唱农村》,因在何理出版的十多部诗集、散文集中,《唱一唱农村》是首部,且他是以此扬名而走进诗人行列的。

年8月,我到承德开会,借机专门看望了何理。16年不见,他面容虽老,但那说话先笑、憨厚的神情依旧。我们自然谈起了创作,我说:“您的《唱一唱农村》,我还珍存着……”他闻之惊愕,瞪大眼睛道:“是吗?我手中连一本也没有哇!”他嚅动着嘴唇,欲言又止,“要不……”我知道他要说什么,赶忙回应:“还是由我来珍存吧!”他又憨憨一笑。

年,71岁的何理病逝。闻此噩耗,我陷入了沉思,并将他所寄我的书整理在一起,且把《唱一唱农村》一书放在了首位。我收藏的这本诗集,从物质层面上说,它仅仅只是一本书;而在精神层面上,我且收藏着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一种友谊,一种人生际遇……

(燕赵都市报王德彰/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